山至高處人為峰,2010年以來,關注建業人力資源狀況的人都會發現,有更多具備豐厚專業背景和卓越職業精神的高級管理、技術人員加盟建業,這一點可以看作是建業在產品和服務上追求更高工作標準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誠然,高端人才對企業總體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應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更有團隊文化和職場哲學的交融與潛移默化。即使了解不多,許多同事已在集團新任助理總裁文德華身上,感受到濃厚的香港精神和專業主義作風。這樣的感受可能主要源自如下事實,來公司上班伊始,文德華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去各建成項目調研,并形成了一份259頁的PPT,歷數產品中的瑕疵。
帶著一份好奇心,本期《建業》對話文德華,自他的職場經歷說起,分享他獨特而富有啟發的工作標準、職業精神、工作習慣……
《建業》:可否簡單介紹您的職業經歷?相信您的人生一直保持著昂揚的向上軌跡,您上進的動力從何而來?如何評價不同經歷對您人生的影響?
文德華:我自1988年即開始從事房地產行業,先后供職于香港新鴻基地產、香港嘉華地產子公司銀河娛樂集團、香港嘉里香格里拉集團。參與的項目包括香港420米高IFC國際金融中心綜合體、香港490米高ICC環球貿易廣場綜合體(現時建業地產香港租用的辦公樓)、澳門170萬平方米銀河娛樂博彩度假村、上海靜安區嘉里香格里拉旗艦酒店綜合體、澳門Okura大倉酒店、澳門Galaxy銀河酒店、澳門Banyan Tree悅榕莊酒店、香港IFC Four Seasons四季酒店及四季服務式公寓、香港ICC Ritz Carlton麗斯卡爾頓酒店、香港IFC Mall、香港山頂施勛道8號住宅(全亞洲最貴住宅,港幣65萬1平方米)、香港禮頓山住宅,等等。
現在看來,香港過往的殖民地地位對港人具有非常強的“激勵”作用。在殖民地時代,英國人支配整個上游位置,而港人的空間有限,所以競爭十分激烈,這樣的歷練已把上進變成一種習慣。
求學以及早年工作的經歷從不同程度上都給我非常大的影響。求學時代,我以殖民地子民的身份到宗主國英國去上大學,歐洲大學的“思考式”教育對往后工作中自己的思維方式有重大影響,這種教育的重要特點就是獨立思考和對創新的推崇。之后,我感到非常幸運的是加入了亞洲龍頭開發商——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項目管理團隊,可以講,在這個企業工作的8年,我完整經歷了各種產品形態——住宅、商業、辦公樓、酒店、服務式公寓、綜合體從“面粉”變成“面包”的過程,其間,從設計施工到成本管理等各方面都收獲了豐厚的積淀,這些為日后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礎。
《建業》:在本公司同事與您接觸后的第一印象描述中,都認為您非常專業、嚴謹而工作標準也非常高,可否談下對你工作標準和專業能力提升影響較大的人或一段工作經歷。
文德華:早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新鴻基地產已經成為香港的龍頭開發商,當時的市值在一千多億港幣。我們認為自己的標準已經很高了,但后來的一次日本出差,使我感受到了標準之間的差距。記得當時參觀的只是一家在日本排名前十開外的開發商的項目,就已發現他們項目管理的標準比新鴻基更高,這一點使我打破已有認識,也從而重塑了自己判定質量、成本、工期和安全的標準。這個標準可以用三個“P”來詮釋,即Professionalism(專業)、Planning(計劃)和Partnership(團隊精神)。
Professionalism專業:在英國只有專業單位或專業人士才會被冠以Royal Charter(皇家特許)的稱號。作為一個皇家特許測量師并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長大的人,我對Professionalism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只有5個字——“為自己打工!”你并不是為任何單位或企業打工,而是為爭取成功的職業生涯而努力,認定敵人就是自己。如果憑借這份信念去全程投入工作,熱愛工作,自然會在職業誠信、行為、標準、作品等方面超越別的競爭者。
Planning計劃:就是要對工作事宜、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長遠的計劃,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我認為人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等待機會,第二類錯過機會,第三類自己創造機會。
Partnership團隊精神:房地產行業的特性決定了與政府、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供應商、領導和同事團隊建立伙伴關系是極具重要性的。
《建業》:怎么評價您自己的性格特征?這些性格特征與您的事業成功有著怎樣的關聯?
文德華:講到與事業的關聯性格特征,我覺得自己最突出的一點是富有團隊精神。因房地產開發是涉及多個專業和部門的系統性工作,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因此團隊精神很重要。具體而言,項目管理工作中的technical(技術)部分是死的,所以它一定有解決方案,易于管理,但推動團隊去完成工作,也就是大學管理課程所說的motivation(激勵)才是最困難的。
《建業》:如何評建業目前的整體工程質量水準,我們在此方面亟待改進的環節在哪里?圍繞這些環節,您最近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文德華:從曾經參與的北京、上海、澳門、香港、新加坡的項目經驗看,我覺得建業在成本指標方面相對來說還是十分出色的,而建業的產品質量也同自身在戰略市場的領先地位是相匹配的。但在河南市場整體城市化水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下,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是和一線城市的優質產品存在差距的。而房地產的經營管理是商業活動,哪里有錢賺哪里就有開發商來是這個運動場的競賽規則,目前,一線開發商進駐二線城市也已成為一種趨勢。那么,為了迎接一線和沿海城市的大型開發商來二線城市運動場競賽,建業要完善、升級Time、Cost、 Quality(工期、成本、質量)的現有框架。
目前我的工作重心是制訂PASS工程質量方案和草擬Practice Notes(作業指引),下一步將公布如何應用和執行(作業指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實施(作業指引)的行政和建議事宜。
《建業》:職場生涯數十年,您一直堅守的行為準則是什么?有沒有可以與大家分享借鑒的工作習慣?
文德華:說來簡單,那就是盡可能當天的事當天做完。我其中一個習慣就是把每天要完成的工作和相關議程放到我iPhone4的calendar(日程表)里。有件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在上海處理嘉里香格里拉旗艦綜合體項目時,曾有一天因感冒休假,那天有38個未接電話!但做房地產這個行業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必須有這樣的精神,你要當廚師就要接受廚房的溫度。
(采訪:編輯部 整理:黎蘇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