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財務報表一直是商務世界通行的語言。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企業的運營、盈利等狀況,還可以從中發現企業的財務個性、企業的管理風格,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企業發展的數字表征,在年報里,我們會讀出企業價值,發現發展的潛在風險。讀懂報表已然成為閱讀上市公司的基礎技能。
呈現業績:
企業家底的一張照片和兩段視頻
一張照片: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描述的是某一特定時點,企業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關系。資產負債表是了解企業財務結構最重要的利器。資產:指為公司擁有、能創造未來現金流入或者減少未來現金流出的經濟資源。負債:指的是公司對外在其他組織所承受的經濟負擔。所有者權益:指的是資產扣除負債后,由公司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又稱為“凈資產”或“賬面凈值”。它是管理層是否公平對待股東的最重要的信息。)
解讀: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東家要掌柜干活,不給米是不行的,但給了米后,這些米是誰的,要搞清楚。有時,家里米不夠了,東家還要掌柜到外面去借些米度日。如何記錄這些家底,靠的是資產負債表。實際上,資產負債表就是表明了家里有多少資產、這些資產來自何方。當然,資產負債表最大一個特點:它僅僅是一張“照片”,即該表是反映了一家企業12月31日下午關門一剎那有多少家底的照片。既然是照片,我們會發現,為了使自己在照片上能有優越的表現,在照相之前,涂脂抹粉的有之、搔首弄姿的有之。于是年底31日的照片,在亮相之前,財務總監們該還的還之,該收的收之??傊?,弄出一張漂漂亮亮的照片來,讓所有股東高興,這是他們的義務。至于30日時企業的家底是否破爛不堪,或者來年1月時家底照出來是不是丑八怪,是無人過問的。所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是最容易被修飾的。因為,它畢竟只是一張一瞬間的照片而已。
兩段視頻: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利潤表:利潤表解釋企業在某個期間內財富如何因各種經濟活動的影響發生變化,它是衡量企業經營績效最重要的依據。利潤表的目的在于衡量企業經營究竟是有“凈利”,還是“凈損”。凈利是指特定期間內經濟實體財富的增加;凈損是指特定期間內經濟實體財富的減少。)
解讀:與資產負債表所不同的是:利潤表反映的是管理層如何運用企業的財產來經營的。通常所說的買賣活動就是用利潤表來反映。由于買賣活動是日積月累、天天變化的,所以,每天計算的結果,到年底放出來時,就是一段錄像。
利潤表盡管通過天天拍錄像的方法,將一年的買賣全部記錄下來,告訴東家們是否有錢賺的消息,但是,由于利潤表的局限性,東家們千萬不要迷信掌柜的一面之詞。因為,賺來的錢,并不一定是真金白銀,而很可能是紙上富貴而已。如今被許多企業運用得十分熟稔的資產重組就經常會產生這種“紙上富貴”。有人說:資產重組有一個新定義,就是:“拆東墻補西墻,墻墻不倒 ;借新債還老債,債債不還?!睓M批:“資產重組”。生動地說明了這種狀況。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解釋某一個特定期間內,組織的現金如何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以及籌資活動發生變化?,F金流量表可以彌補利潤表在衡量企業績效時所面臨的盲點,以另一個角度檢視企業的經營成果?,F金流量表是評估企業能否持續存活及競爭的核心工具。)
解讀:現金流量表是在上世紀80年代發明出來的新報表,也是真正的行家最關注的報表。因為,過去許多東家不明白:明明掌柜的天天在報喜,說賺了多少錢,可是不但沒錢可分,弄不好還會倒閉。我國民企巨人公司是這樣,德隆公司也是這樣,三九集團更是這樣。它們報出來的利潤并不少,但是,最后還是倒閉了。倒在什么地方?倒在賺來的并不是真金白銀,倒在自己的真金白銀沒管好。所以,有人就發明了一張現金流量表。每天數一下,進來多少真金白銀,出去多少真金白銀,還剩下多少真金白銀。
現金流量表一般會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如果是跟買賣有關的錢進錢出,我們稱之為經營中現金流,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掌柜告訴你,今年買賣挺賺錢的,但是,一年下來,如果再看看現金流量表,經營中現金流量遠遠小于全年凈利潤,或者有時是負的,則該企業的買賣收入,很可能只是紙上富貴。如果經營中現金流結果是正的,且遠遠高于所賺的利潤,應該說,企業將應該收的錢都收回來了,股東們可以放心去分錢了。
運營觀察:
企業的負債藝術
債主的心情指數表: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顯示了企業利用流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比率越高,表示流動負債受償的可能性越高,短期債權人越有保障。)
解讀:用財務報表來分析企業體制時,必須先了解該企業營運策略與其產業的特殊性。例如,衡量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支付短期負債,經常使用的指標是“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流動比率的定義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顯示企業利用流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比率越高,表示流動負債受償的可能性越高,短期債權人越有保障。一般而言,流動比率不小于1,是財務分析師對企業風險忍耐的底線。此外,由于營運資金(workingcapital)的定義是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流動比率不小于1,相當于要求營運資本為正數。
當然,須謹慎地詮釋每個財務數字和比率的意義。兩家不同產業的公司,各自具有其特殊的產業特性。在此情況下,即便兩家公司面對相同的財務數字,他們的財務績效和表現未必相同。若一家流通商家的規模相當大,營收穩定且不斷成長,又具有和供貨商議價的能力,可以“慢慢還款”,此時流動比率小于1反而是具有競爭力的表現,因為公司可利用“快快收錢、慢慢付錢”的優勢,將資金做更有效的運用,而不必擔心周轉不靈的問題。
讓股東的錢更有價值: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于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由于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就是財務杠桿效應。)
解讀: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彼^的財務杠桿效應也與此類似,只不過財務杠桿的支點是負債。如果負債得當的話,由此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會遠遠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就像阿基米德只用一只胳膊的力量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的道理一樣。根據這個看來,只要利潤率足夠大,則企業的負債越多,運用自有資金就越少,那么財務杠桿效應的空間也就越大??墒?,人人都知道,支點放置的位置直接關系到到底是被地球撬起還是撬起地球。同樣,負債的多少也關系到是賺得盆滿缽溢還是賠得一塌糊涂。
公司在生產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債。最常見的負債形式是應付供應商貨款、應付員工工資、應付稅金及其他往來活動中的各種欠款。這些欠款在一般情形下都是公司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無償占用了其他公司或個人的資源形成的,這無形中就放大了股東投入公司的資本。這部分被占用的資本所產生的利潤歸屬于公司股東報酬,由于權益報酬率=利潤/權益,那么這些負債顯然增加了利潤而對權益沒有影響,從而提高了股東的回報率。
企業適度舉債,通常還能降低公司的代理人成本。因為在企業舉債經營的環境下,管理層會隨時面臨還款的壓力,這在無形中或許會減少管理層對剩余現金的濫用,從而抑制盲目的投資行為。
負債終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企業舉債比例越高,銀行所要求利率也就會越高,這就要求企業有較高的資產報酬率來支付銀行利率,無形中也就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風險。其次,過高的銀行負債會增大經營中資金調度的壓力,財務彈性因此而減低,當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容易引起公司的債務危機和信用危機,造成資金鏈斷流。企業適度舉債,既要考慮企業的行業特點、發展周期、資產構成和盈利水平,同時,還需要考慮公司債務危機所可能產生的各種成本,從而維持一個最佳資本結構。何為最佳?在理論上很難得出一個精確的數值,它需要企業家的經驗與直覺判斷。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稱負債經營為一種藝術。
預測股價:
尋找可靠的指標
股價的上漲空間:市盈率
(EPS:即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的縮寫。指本年凈收益與普通股份總數的比值。 P/E:即市盈率。等于每股價格除以每股利潤(EPS)。)
解讀:幾乎每個股票市場的參與者都經常把P/E這個概念掛在嘴邊,人們經常用市盈率衡量公司股價的高低,認為對于盈利相同的公司來說,市盈率越高就意味著股價越高,那么未來上漲的空間可能就相對較小。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市盈率的真正含義,所以達摩德蘭(Damodaran)在他的著作《投資估價》一書中說,“市盈率是一個使用最廣而誤用最嚴重的乘數”。之所以說市盈率是被誤用最嚴重的乘數,主要是因為人們往往忘記了使用市盈率評價公司股價的高低時必須時刻記在心間的一件事,那就是“可比性”。
什么是“可比性”?簡單說就是只有可比的公司才應具有相近的市盈率??墒鞘裁礃拥墓静拧翱杀取蹦??我們自然會想到一點——相同行業。相同行業看起來是一個很容易判斷的標準,但有時候,人們也應當考慮行業中不同業務構成的影響。在各種條件接近的情況下,未來盈利增長前景更好的公司總會有更高的市盈率。
通常來說,越是高增長的行業,判斷其增長前景的難度也越大,而越是穩定的行業,判斷起來就越容易。所以,高增長行業應該具有比穩定行業更高的市盈率。這也就是說,目前市盈率較低的穩定行業,由于市場往往能更準確地判斷其增長前景,未來股價變動幅度可能反而更??;相反,目前市盈率較高的高增長行業,由于市場往往不能準確判斷其增長前景,所以未來股價變化幅度可能反而較大。實際上對于高增長行業來說,在股價不變情況下,其不斷增長的每股利潤會不斷將市盈率壓低,而帶來股價進一步上漲的空間。當利潤的上漲遠遠超過了股價的上漲速度時,高速增長的利潤使市盈率不斷降低,為股價的上漲留出更大的空間??梢?,雖然市盈率表明了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而每個投資者都希望降低自己的投資成本,但并不是市盈率越低越好,關鍵要看其利潤的未來發展趨勢。
企業的盈利能力:ROA、ROE
(ROA,資產收益率=純利潤/資產總額。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資產利用效果越好,否則相反。 ROE,即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報酬率。為將公司盈余再投資以產生更多收益的能力。)
解讀:這兩項指標既是判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一項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公司內部財務、行銷及經營績效的指標。很多人看ROA和ROE都有一個誤區,認為既然是報酬率的話當然應該越高越好。但其實,看ROA和ROE需要做比較。
一是橫向比,即通過與整個行業的領頭羊相比,或者與同行業的競爭對手相比,分析差別的原因,判斷披露年報的企業在行業當中的位置。二是縱向比。我們一般可以看到三年的報表,通過縱向比較就可以判斷它的變化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只要是由于正常經營所產生的ROA和ROE增加,就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