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喜歡文字的人,
一個現在逛書店仍堅持光顧詩歌區的人,
一個特別害怕辜負的人,
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一個特別認真的人,
一個特別喜歡晴天的人,
……
30年前,一場偉大的變革在中國大地上悄然開始。
30年后的一個普通的下午,我們在閔閔女士的辦公室約訪了她,想分享她對30年變遷的感知。一個多小時的采訪,被匯報工作的人幾次打斷。于此,我們也許可以對這位省域化地產企業執行總裁的忙碌可見一斑。
三十年前的今天,閔閔剛讀中學。幾年后喇叭褲開始流行時,作為老師眼中優等生的她竟然特別想有一條喇叭褲,期待通過集體舞來寄托自己對美好新事物的追求。三十年后,昔日的優等生,已經成為建業省域化戰略下多項目架構的管理者和推動者。從南陽到豫西,從豫西到集團,從三級架構下的“大篷車”到企業深入全省18個地市,閔閔從建業戰略調整和架構改革的實踐中一步一步穩穩走來。
三十年,職業在變,角色在變,應對事務的方法在變,但是善良、真誠、激情和對完美孜孜不倦的追求似乎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建業》 :從個人經歷和理解出發,您如何感受改革開放的歷程?
閔閔:改革開放的這些年,于民族、于社會都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過程。我們這一代人,收獲頗多,受益頗多?;仡欉^去三十年,古老的中國大地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時也收獲了沉甸甸的思考!三十年來,中國經濟有了高速度的成長,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相當大的提高。中國已經被公認為世界上一個重要的經濟體。
作為一名女性,可能和男人觀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樣。我更愿意從細微之處,用很小的觸角去感知改革帶來的變化,去感知時代的溫度。去國外上課時,從老外對中國人眼神的變化中,我可以捕捉到我們民族受重視的程度。我甚至可以從每屆青年歌手大獎賽的歌聲及化妝和衣著中感知時代驚人的速度。
改革開放一路走來,我應該一直是個勇于嘗試的人,每段職業經歷似乎都契合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開放初期,詩歌潮、寫作潮催生了一大批文學青年。我也被卷入了這個潮流,并成為當時女詩人隊伍中的一員。隨后,隨著媒體資源的開放和電視的普及,能成為電視人,能登上熒屏是那個時期不少年輕女孩子的夢想,大家希望通過電視更多地展示自己,張揚個性。電視人是那個時代非常受關注的職業。我又成了一個電視人,成了令不少人羨慕和關注的主持人。隨后的下海浪潮中,很多人都有到河邊“濕濕鞋”的沖動,這其中,有成功的弄潮兒,也有光腳回來的。我在這個過程中,也很幸運,應該算在這次潮流中站穩腳步的人。
1997年來到建業,又“一不留神”進入了一個現今最熱門的行業,一直堅守至今,書寫了自己的地產生涯。從集團管理部、人力資源部、教育公司、企業發展中心,到南陽,到豫西大區,再到現在的執行總裁,是認真、激情、責任感和怕辜負的行為慣性一直促使我走到今天。
《建業》:三十年,就您的觀察和經歷而言,地產界有哪些突出變化?
閔閔: 1997年,加盟建業,和它一起見證了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成長。
風云激蕩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房地產改革二十年,取消福利分房十年。地產業當之無愧地成為市場化進程中最受關注的行業。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我國的房地產業發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我置身其中,也感受和親歷了地產業洶涌澎湃的階段。
住房制度的改革,促使房地產業市場化和規?;l展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個人覺得,地產業迅速發展,是人們生活能力的表現,是社會進步的折射,是改革開放成就的體現。如果沒有資金、沒有市場、沒有需求,地產業不會發展得如此迅速。
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地產商會越來越冷靜和理性,并步入地產行業不斷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時代。
《建業》:從您離開校園開始,在不斷變化的職業角色和社會角色中,您的認識有怎樣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又有哪些東西是不變的呢?
閔閔:過去的朋友也許會覺得我的變化是很大的,我感覺有些變化是為了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要求和需要,崗位會對人的性格有所改變?,F在我是一個管理者,管理者是一個公共角色,不同于一個編輯或記者,可以生活在一個相對自我的空間里。管理者必須按照團隊和目標對你的要求來約定行為,完成使命。
由于所處崗位的原因,我習慣于換位思考和不斷地反思。這就像我之前寫詩的時候,會經常讓自己的情緒降到冰點,然后在那樣一種情緒中醞釀些傷感的詩句,回頭在平靜中閱讀,看看自己可不可以被自己的句子感動。
說到不變,應該很多。人格追求沒有變,性情喜好沒有變,對事物完美的期待沒有變,對理想的憧憬沒有變。我屬于感性和理性交織的一個人,處在感性一面時,希望今天的太陽和昨天的不一樣。我特別期待晴天,覺得晴天里,所有的愿望都有實現的可能。
《建業》:媒體對您的報道中,總有“理想主義者、完美主義者、詩人、詩意人生”等字眼,您最喜歡其中的哪些評價?這些看似感性的氣質怎么和職業經理人完美結合呢?
閔閔:理想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
對完美的追求可能是性格深處揮之不去的東西。就像我很小的時候,用田字格本寫字,一頁字中有一個字不滿意,常會把整張紙都劃掉或者撕掉。
我不認為理想主義者、完美主義者、詩歌同職業經理人是矛盾的。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可以而且應該扮演好所有的生活角色和社會角色:細心善良的母親、溫柔的妻子、孝順體貼的子女……如果你回到家里,在母親面前、在丈夫面前還是個職業經理人,那樣會很糟糕。我一直努力追求一種完美的境界,但是難免會把崗位上的東西帶到生活中,把生活中的氣息帶到崗位上,其實完美真的只是一種理想。
工作上的完美,應該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生活上的完美則相對容易些,只要向著美好的方向靠攏就好。
(有人說提問是一門藝術,回答則是一項系統工程。感謝閔閔女士在不斷有工作打擾的情況下完成這項系統工程。)
閔閔問卷
1.30年前的今天,您在做什么?在中學讀書啊。記得80年代的校園里流行集體舞和喇叭褲,很希望有一條自己的喇叭褲。
2.30年來所從事過職業中,您最喜歡哪一種?編輯和記者,我還是喜歡和文字打交道的,相對單純,每天都可以獲得思想上的慰藉。
3.30年來,您改變最多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30年,學會了對事情、對角色積極地應對。不變的應該是性格中的真誠和激情吧。
4.您認為最理想的快樂是怎樣的? 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然后把它做成功。
5.您最害怕什么?被誤解、被委屈、被錯誤地認識。
6.在還在世的人中您最欽佩的人是誰?如果不在世,我選擇張愛玲:敢恨,敢愛,能完美地表達。在世的,我選擇母親,她瘦弱的雙肩、并不高大的背影總掩飾不住內心的堅強。
7.您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么?肌膚之痛。
8.您認為人類哪種美德是被過高評估的?愛的能力。
9.您最喜歡男性身上什么品質?責任感(其次是文化素養和進取心)。
10.您最喜歡女性身上什么品質?善良,善良的女人最可愛。
閔閔詩抄
我的眼淚又一次地輕輕劃過月色
我看到我冰涼的皮膚上留下一道思念的苦痛
親愛的,你喝醉了嗎?
我擔心你醉了
就不記得我在星空下為你的守候
今夜,好冷。
沒有你給我的溫暖
寂寞讓我徹骨寒風
——摘自《昨夜下雨了》
演來演去的日子會漫不經心
生活的支點沉重而纏綿
——我等待
閃電般的懸念——
從此 寂寞
被你畫成一張干硬的餅
供我一點點充饑
——摘自《泫然的低訴》
你,在熬煎嗎?
告訴你,正午的太陽也烤得我皮開肉綻
不知道我們誰會在路途中失去信念——是你?還是我?
我們都害怕了,心若丟了
明天就再也不會來臨
——摘自《慢》
(采訪: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