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1
豫公移山
還差10分鐘,建業離自己的中超首勝已經越來越近了。遺憾的是,一直固若金湯的防線在最后時刻出現了失誤。巴辛抓住一次不是機會的機會,雙冠王最終慶幸著從中原大地全身而退。
在人們紛紛以為建業將在前三輪遭遇三連敗的時候,這支草根球隊卻讓去年的冠亞季軍沒從自己身上占到半點便宜。三連平,猶如少林武僧舉起的少林棍,不僅連續將京滬魯三強敲得目瞪口呆,也如同三記響雷,在中超沉悶的天空轟隆炸響。
你可以把河南和山東的比賽叫做“魯豫有約”,也可以當成愚人節險些開出的一大玩笑,而我卻想把那個著名的成語愚公移山修改一個字:豫公移山。河南人正在用他們特有的堅忍和毅力成為中國足壇亮麗的一景。
你不是總覺得能一口就把我吞下去嗎?那我就像牛皮糖一樣死死地把你粘??!你不是個個號稱豪門人人牛氣沖天嗎?那我就讓你好好品嘗一下草根球隊的味道。你不是每人都身價千金全都貴為國腳嗎?那我就豁出老命,像拖拉機一樣把你拖得上氣不接下氣,像兇猛的獵豹一樣,咬得你手忙腳亂,狼狽不堪。
河南隊沒有大牌球星,沒有大把鈔票,沒有國企背景,但他們有的是跑不死的精神和擰成一股繩的團結,還有那些永遠追隨、無限忠誠的中原球迷,他們像愚公移山一樣,十幾年如一日地做著自己喜歡而執著的事情。
農民們不裝腔作勢,不裝大尾巴狼,不去揮金如土,但他們有的是血性和豪氣;他們能夠腳踏實地,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他們不求一時一勢,他們走過雪山跨過草地,今年,他們登上中超大舞臺,要來一次轟轟烈烈的匯報演出。
2007-05-24
老胡的十年規劃
三連敗后,胡葆森走上了前臺,不過和一年多前張宇出任董事長之后隨即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同,他的這次“出山”并不是擔任“救火隊長”,更重要的是要表明一種態度:建業集團搞足球的決心不會改變,堅持理性投資的理念同樣不會改變。
適應中超至少兩年
建設一個中超俱樂部就像建設一個企業一樣,同樣非常復雜,這其中包括了經營、管理、競訓、公關引援和青少年培養5大體系,每個體系都要完善,然后相互之間還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我們的俱樂部目前的情況是每個體系都不完善,所以可以想象經營一個理想化的中超俱樂部多么復雜。
另外,在球隊方面,我們的隊員絕大多數都沒有打過中超,門文峰也是第一次以主教練身份帶隊打中超,他們對于中超的節奏、比賽環境同樣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要完全適應這些,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堅持理性投資
外界一直都在質疑我們的投入太少,但很多人都是單純從球隊在場上的表現這一點來看的,而不了解更多的情況。比如大家都知道一線隊現在排名倒數第三,但恐怕很少人知道我們一共擁有4支球隊,每支球隊都需要投入。
球隊取得好成績,是綜合實力的比拼,這與經驗、管理、圈內的人脈關系等都有關系,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投入關系。朱駿算是有錢的吧?他對俱樂部的投入也不可謂不多,但是效果呢?所以單純地談投入不見得有意義有價值。我們是需要時間去探尋職業足球的運動發展規律,去逐漸完成和強化俱樂部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燒錢。
十年后,建業會更好
做俱樂部和做企業一樣,首先要給自己定好位,然后制定長期的戰略規劃和具體的計劃,之后是具體地去執行。
我做建業俱樂部的長期目標是把它打造成河南的一個區域性文化名片,遠的不說,最近5年的目標是要球隊具備奪冠實力。這并不是說一定要拿冠軍,今年中超具備奪冠實力的至少有5支,5年之后,我們應該能進入前五名。而具體到近期的計劃,今年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保級。
現在中超俱樂部的生存狀態大致可以分為4種,一種是背靠大型國企,不愁造血功能 ;一種是中超“老江湖”,生存不是問題;一種是經濟狀況窘迫,整日拆東墻補西墻;最后一種就是像我們和浙江綠城這樣的俱樂部,都是民營企業在維持,長期依靠自身能力生存,同時不斷地尋找職業足球的發展規律,不斷去完善俱樂部的造血功能。
如果長遠看,我更看好像我們這樣的俱樂部,十年之后,我們這樣的俱樂部會更好。
2007-09-26
裴恩才:再拿8分保級沒問題
在聯賽還剩下6輪的情況下接手自己并不熟悉的球隊并要率隊完成保級任務,這顯然需要很強的自信心和很大的勇氣。
在被問及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最終接受建業的邀請時,裴恩才說:“這種情況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以前都是率隊沖超的情況比較多,現在則是保級,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但我對建業足球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今年聯賽的賽程正好是當時我執教的武漢隊跟在河南隊后面打,武漢隊的每一個對手都是剛剛和河南隊交過手的,在賽前研究對手時往往看的都是河南隊的比賽,也不得不看,這樣對河南隊就比較熟悉了。另外,我在中超待了兩年,對中超還是比較熟悉的。這支球隊的基礎還是不錯的,今年也打了不少好球。我來可能會讓大家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中得到刺激,帶來一些新東西。只要認真去做,應該能夠實現目標?!?/P>
2007-11-05
其實,你才剛上路
包括裴恩才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會想到,河南建業隊最終竟然在很不利的情況下,以宰殺領頭羊的方式保住了中超資格。
這的確堪稱是建業歷史上很經典的一場戰役:它創造了本賽季最快進球紀錄,單場進球數最多的紀錄,當然還是進入中超之后最具有意義的一場比賽。賽后,助理教練袁志新頗感安慰地說:“前6名身上,我們就沒在亞泰身上拿分了,現在這個目標也實現了?!?BR> 袁不經意間道出了一個“建業現象”:在建業隊目前拿到的25分的保級分數中,有14分是來自前6名的奪冠軍團身上,占了一大半,這也堪稱職業聯賽史上的一項紀錄。
作為有著良好足球傳統的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原本就應該在中國足球的版圖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不會也不應該永遠只是總為保級而戰的“困難戶”,也更不應該只是頂級聯賽的匆匆過客。在沖入中超的第一年能夠保級成功,對于這支隊伍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也將因此承載著更多的夢想和希冀。
就像去年沖超成功的喜悅不能取代我們今年在保級之路上的艱難和痛苦一樣,昨天的保級成功對于建業隊這支中超新軍、對于河南足球而言只是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任務,它更應該是河南足球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值得慶賀和紀念的秋天。但是,榮譽對于殘酷的競技體育來講,從來都只意味著過去,而最重要的永遠都是將來。 思考一下如何能夠更好地生存,如何能夠在明年以及未來的中超聯賽中制造出更亮麗的“河南現象”,是每個和河南足球有關的人必須做的事情,而且是要從現在開始。
2007-11-18
長春的第二年、河南的第二年
是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但挑翻了長春亞泰,成功保級,也將中超冠軍的懸念保留到了最后一刻;是河南球迷發明了一句名揚千里、膾炙人口的口號——專治各種不服,使得中超賽場圍繞這個話題多了無數談資;而原本那個溫情脈脈的“魯豫有約,”也因為他們從山東魯能這個中超豪門身上取得一勝一平的佳績,為綠茵場的恩怨情仇添下了濃重的一筆。
長春亞泰在沖入中超第二年就獲得了冠軍,今后幾年建業也不是全無機會,從球隊目前的球員年齡結構上看,今后幾年他們都會處在上升通道中。因為國內球員中,我們目前的主力都是1981年和1985年年齡段的,隨著比賽經驗的提高,如果再加上幾名得力外援,他們仍舊具備和國內任何一支球隊叫板的實力。
(郭韜略,《鄭州晚報》記者。白許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