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老胡召回陸峰。
——今年春天,老胡決定買下陸峰,球迷把這句話掛在了建業城市花園商務中心的對面。
淚花不斷在眼中閃動。
——10月14日的那場比賽中江蘇隊的頑強,讓主席臺上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直到王宇景那一腳把河南建業隊送進了中超。老胡激動得不斷與人擁抱,甚至包括根本不認識的人。終場比賽結束,老胡和老張兩個人跑到河南球迷的看臺前面,不斷地揮手示意,老胡的眼中,甚至閃著點點淚花。
中國的曼聯?
——1998年河南建業已經掉入了乙級,當時的老胡說,要把建業打造成中國的曼聯。事后很多人以為這是個笑話。在建業成功沖超的今天,老胡依然說:“把建業建成中國曼聯的目標沒有變。我們正在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不斷提升經營管理、競訓、外聯、公關、球迷、后備力量等各個環節,提高球員的技戰術水平和對抗能力,捕捉足球運動規律,創造更多和高水平俱樂部交往的機會,使俱樂部繼續向更高層次邁進?!?/P>
王宇景一小步,河南足球一大步。
——“郁悶了92分鐘之后,王宇景用一腳精妙的弧線球洞穿舜天球門,引爆了河南球迷的幸??燔??!薄蹲闱颉穼ν跤罹暗膶TL中這樣寫道。對于一支已經為頂級聯賽資格苦苦奮斗了十三年的球隊而言,恐怕沒有什么比這樣的結局更富有戲劇性,更加讓人心潮澎湃的了。而作為這個戲劇性場面的締造者,王宇景眼含熱淚告訴記者:“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天,死都不會忘記?!?/P>
足球與中國人未來的生活。
——1999年,建業參加足協的歐洲考察時,一位曼聯的球迷說:“這是我爺爺留給我的座位?!痹瓉?,曼聯主場的座位是可以買斷幾十年并世襲的,爺爺傳給兒子,兒子再傳給孫子;一位巴黎圣日爾曼的球迷在看球時一定要帶著自己父親的骨灰,因為父親有遺囑,凡是球隊主場比賽,都要到現場去看球。這兩件事令人對足球事業肅然起敬,同時也表明當物質生活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足球就會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成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伴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的全面進步,國人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必然會追求精神生活的質量。在缺少信仰的今天,人們勢必要找尋一種精神寄托。那么,作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就承載了市場經濟下中國人更多的精神內涵。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一天鄭州市民會養成周末到航海體育場的專屬座位看球的習慣,這一天并不遙遠。
秀才造反,十年未成?
——“人們都說,秀才造反,十年未成。但是這句話的另一個含義是什么?一旦秀才造反,他的能量是無窮的?!睆堄钤诮邮堋蹲闱颉酚浾卟稍L時如是說,結果采訪后的文章標題為“秀才造反,一年就成”。
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 ;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當媒體記者問及老胡在來年更為復雜的中超環境中,建業將如何生存時,老胡引用了《菜根譚》中的這句話作為回答。
首頁的飆紅。
——10月14日,一個將載入中國足球史的日子。這一天河南建業迎來了宿命中注定的真正凱旋,新浪、網易、搜狐等各大門戶網站的首頁新聞中,都出現了幾乎相同的文字——“河南建業提前兩輪沖入中超”?!洞蠛訄蟆?、《東方今報》、《鄭州晚報》、《河南商報》均增版了厚厚的特刊回饋球迷。
當代的建設者們是幸運的。
——在《建設者》一文中老胡說“當代的建設者們是幸運的”。在接受《體壇周報》的采訪時,老胡不斷堅持這一觀點,“要衷心感謝這個時代,20世紀和21世紀這交錯的十幾年,中華民族以全世界都側目的發展勢頭大踏步前進,而我們這一代人,正好趕上了這樣的歷史機遇?!币恢币詠?,不斷致力于探索規律的老胡,始終以這種感激時代機遇的心態面對所獲得的成就。
然天下之大事作于細,天下之難事作于易。
——老胡在《期待真心英雄》一文中說。技術實力在中甲球隊居中上的建業隊成為今年中甲聯賽的冠軍,在很多人看來建業是一匹黑馬,實則是應了老胡堅持遵循“大事作細,難事作易”的規律。
知大者遠者,不拘泥于小者近者。
——把眼光放長遠,用大歷史觀看待事物的發展,并不斷探求其發展的客觀規律,面對足球也是如此。老胡在《身約者智廣》中如是說。十三年中,老胡也曾經有過彷徨和疑惑,董事會7人中6人反對的聲音似乎還在耳邊響起,然而,長遠的眼光和決心使得這種堅持收獲了今天成功的喜悅。
惟勇者強者樂而登之。
——2005年年初老胡在為《建業》月刊所撰的卷首語《登者無極》中這樣寫道。來年,建業將在更為復雜的中超繼續打拼,面對中國足球不容樂觀的大環境,用此形容建業秉持的精神應該毫不為過。
瘋了!
——10月14日下午,月刊編輯因出差在外沒能和球迷一同感受對戰江蘇舜天那場激動人心的比賽,于是短信聯系跟隨球迷大巴前往的文化資源中心員工網絡部同事劉偉。
“我們贏了嗎?”
“最后一分鐘,王宇景任意球1∶0,贏了!”
“現場反應如何?”
“瘋了!”
事后劉偉解釋當時簡直忙不過來,只好匆匆回了這兩個字。
任意球!任意球!任意球!要把機會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在這一刻王宇景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不是一個人!偉大的建業前衛王宇景!他繼承了河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這一刻郭星源,聶磊,尤里安,宋琦靈魂附體,王宇景,面對這個任意球,他面對的是全河南建業球迷的目光和期待。球進了~~~!王宇景萬歲!陸峰萬歲!門文峰萬歲!張宇萬歲!胡葆森萬歲!建業萬歲!各位:2007年的河南建業就是中國的凱澤斯勞滕!
——位名為“冰子”的網友在留言中對王宇景進球瞬間的“惡搞”。
舉補時牌都不知道什么時候了,哈,進球后全場就像山洪大爆發,又像水庫大決堤,非語言可以形容得了的。
——位球迷形容在南京五臺山體育場最后一分鐘補時進球后,全場球迷的沸騰場面。
這些彩帶都是我們球迷一點點手工裝起來的。
——還記得每次主場比賽時,當莊嚴的國歌響畢,滿場飛舞的彩帶嗎?這些彩帶并不是一次性的成品,而是我們球迷一點點手工裝起來的。比賽結束后,他們還會把能夠再次利用的彩帶進行回收,下次比賽時繼續使用。從想到這個主意到如今,已經五年多了,球迷們說:“就是要給咱們的主場創造氣氛!”
為河南保留了足球的火種。
——著名足球評論員劉建宏在接受月刊編輯采訪時這樣評價建業。河南是一個足球人才輩出的省份,建業在這風雨十三年中的執著與堅持難能可貴。當足球圈中的浮躁漸漸歸于平靜,不懈的堅持便體現出實力,終于迎來了建業足球的春天。
得勁!得勁!真得勁!
——地道的河南人的表達方式。就是這句飽含著地域情感的語言跟著建業隊南征北戰,響徹在建業隊每一個勝利的戰場。最直白的表達,最暢快的熱愛,這句話被稱為河南球迷的口號,卻出自一個小姑娘之口。1997年開往韶關的球迷專列上,球迷們簇擁著暢談當年的好成績,暢談三個3∶0,暢談再次的勝利,暢談河南足球的希望,這時球迷陳昌偉的女兒,一個三四歲的小姑娘脫口而出“得勁!得勁!真得勁”,立刻讓大家心頭一亮,就是這句話,最能表達河南球迷十數年癡心不改的熱忱。
祝賀建業沖超成功,但千萬別學魯能!
——曾任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的王俊生在建業沖超次日的凌晨4點28分將標題為此的一篇文章貼在了他的博客上,并與國企支持的魯能相比,為建業提出了幾點建議。在文末寫道:“建業沖超后希望河南建業繼續發揚務實低調的作風,實現‘中部崛起’,成為中國足球一支值得倚重的力量?!?/P>
真是沒有了,一張也沒有了。
——自從建業史無前例地登上積分榜榜首后,航海主場經常一票難求。工作人員、梯隊教練、記者,每個能和俱樂部扯上關系的人都不斷收到索票請求,比賽臨開始前還能不斷聽到這樣的聲音。甚至今年俱樂部還要抽出精力來打擊假票,以至于有人會拿著球票到俱樂部請求驗定真偽。在今年賽季的最后一個主場對戰浙江綠城時,因觀看人數眾多,平時不被允許賣票的北側看臺在被迫開放后迅速坐滿了人。在全場接連不斷地掀起墨西哥人浪時,現場沒有人不為之動容。
我們的隊員就是缺乏河南隊這種頑強拼搏精神。
——6月3日主場逼平江蘇舜天后,對方主教練李紅兵在發布會上充滿怒火地說。那場比賽中第90分鐘仍以1:3落后的建業隊在最后補時的3分鐘內兩次洞穿了對方的大門。巧的是,決定建業沖超的一役中,仍然是在最后15秒以1:0戰勝江蘇舜天。在6月3日的比賽中,第90分鐘,第四官員舉起了補時3分鐘的牌子,吳昊進了該場建業的第二個球,來不及歡呼,來不及慶賀,吳昊從球門里抱著球就往中圈跑——讓對方盡快發中場球。因為,還沒有到最后一秒!
內向,務實,兢兢業業。
——航海體育場內,一位外號“二老點”的球迷說出了自己對于建業隊主教練門文峰的認識。
《體壇周報》的脫銷。
——《體壇周報》是中國發行量最高的專業體育報紙。當建業對舜天的比賽結束兩天后,周圍的同事騎著電動車跑遍了周邊大大小小的報亭,依然苦尋無蹤。
在面對十三年后的成功,他的那種喜悅及興奮應無人能深刻體會吧。
——位建業員工在博客中描寫自己眼中那個沖超成功后的老胡。
“一個始終把自己當作建業員工的人——李和平賀?!?BR> ——老胡手機中一條祝賀建業沖超短信的落款中李和平如此稱呼自己。很多曾投身建業的人無論身在何處,始終心系建業。
站著觀戰的人們。
——10月21日的航海體育場應該已經不能用滿場來形容,區域中間的走道站滿了觀戰的人們,如果沒有警衛的嚴格把控,涌進場的球迷應該更多。主場的比賽向來熱烈,可從來沒有哪一場如同21日的航體那樣爆滿,那樣人聲鼎沸。甚至有專程從西安趕來的陜西球迷,他們帶來了祝福的條幅,加油與吶喊此起彼伏。
建業隊整個賽季的低調處事,在于無聲處,贏得了整個賽季的穩定發揮。建業球迷十三年來的默默相隨,使得今天的建業隊更有理由熱血沸騰,痛飲高歌!
王宇景最后一分鐘的入球,引爆中原大地球迷的激情,解開中甲第一個懸念,河南建業成為本賽季第一支實現沖超美夢的球隊!
——在全省球迷為中超而激動時,建業人也都沉浸在一種強烈的自豪與欣喜中,每個項目都掛滿了慶賀的條幅,森林半島的余卉也在自己的博客中引用集團辦公信息平臺上由文化資源中心主持的沖超當日“每日一貼”,和自己的心情一同記錄。
幾乎停不住的祝福。
——10月14日建業集團的辦公信息平臺幾乎被祝福的消息鋪滿,財務中心則以最快的速度發出了第一條祝福。
建業浙江齊沖超、豫浙球迷一家親。
——10月21日下午的航海體育場,浙江綠城球迷打出了這樣主動表示友好的條幅,這使我們有了掌握命運、不受擺布的暢快。
超穩定的發揮——堅持。
—一位記者對建業的評價。幾場比賽最后時刻的決不放棄為建業贏得了沖超的關鍵幾分。事實上,能經常在最后時刻破門,恰恰反映了河南球員堅強的信念和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棄的意志,頑強的心理素質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只不過,中超的比賽遠比中甲激烈,建業目前也不具備在中甲傲視群雄的實力,想要保級或者更進一步,這種堅強的精神絕對不能丟。
鄭州是個不寂寞的城市,因為鄭州有建業足球俱樂部。在不知不覺間,因為有自己的球隊,在跌宕起伏的一個又一個賽季,城市的媒體也跟著煩惱或得意,酒吧的生意也有起有落。
——《建業》撰稿人顏清晨在為第25期月刊所寫的文章中提起俱樂部款款而談。因為有了足球,媒體有了報道的原料,酒吧有了營銷的噱頭,友人間有了聚會的談資和理由,一個城市有了足球,也會變得更加性感和豐盛。
在建業歷時十三載的修煉終成正果之時,請允許我們來悉數這些人物。
—一位建業員工在日記中寫道:“在這個充滿激情的賽季,我們可以驚喜地看見宋琦在每個中場休息時都身體力行地帶領替補隊員熱身,看見毛建偉在場內用當年鎮守建業城門的雙手維持記者拍照的秩序。雖然年華老去,可還是恪盡職守地在為建業站好每一班崗。聞聞草皮,觸觸足球,摸摸大門,看到沒?這就是我戰斗過的地方!有誰還記得王隨生,那個當年甚至比現今的門文峰還要炙手可熱的老帥?離開了風口浪尖的他,正帶領著他的小弟子們在建業足校的訓練場為了建業的中國冠軍、亞洲冠軍蓄勢待發?!?/P>
曾經夢想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全世界明了我心中的渴望
我們共盼望
總會有那一天
站在輝煌榮耀的地方
打開天窗我凝望著藍藍的天
我們正在打造一個榮譽的殿堂
每一朵鮮花都是為我開放
沐浴陽光盡情歌唱
不要為昨天悲傷
希望總是在前方
同樣的熱血
在心中流淌
迎接明天的輝煌
——每次主場的賽前,在你我耳邊回蕩《榮耀·建業》的歌聲。希望總是在前方,2006年中甲聯賽已經結束,等待我們的是2007年中超的殘酷賽場,俱樂部將用堅毅和執著繼續前行,就像歌聲中所唱“迎接明天的輝煌”。
門文峰,許多人管他叫“門兒”,河南足球隊1985年首次晉升全國足球甲級聯賽,門兒1989年晉升甲A聯賽的場上隊長。其時門兒已年過三十,不僅比賽經驗豐富,而且由于長期擔任球隊隊長,具備了一定的協助教練管理球隊的能力。
——建業足球俱樂部首任總經理戴大洪在為第25期月刊撰寫的《建業足球凡人小事錄》中談及建業隊主教練門文峰。
小子,你是好樣的!
——14日賽后門文峰接到了兩個重要的電話:一個是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代表河南省委向建業俱樂部將士表示祝賀;另外一個則是來自自己的父親。因為沒有電視轉播,80歲的老人家只能坐在床上,通過廣播收聽了整場比賽。比賽結束后他在電話里第一次跟兒子說了這樣的話:“小子,你是好樣的!”門文峰的父親是一位嚴肅的老人,很吝嗇夸贊自己的孩子,建業成功沖超,門文峰在完成建業的心愿時也完成了老父的心愿。
中原大地終于有了一支國內頂級聯賽的球隊,我對此十分欽佩。
——“國內足壇第一名嘴”黃健翔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達自己對河南足球韌勁與堅持的敬佩之情。作為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十三年來唯一一家沒有易幟的足球俱樂部,“欽佩”背后的辛酸和困難或許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感知。平實和穩重一直是建業足球的特點,黃健翔也表示建業足球立足江湖這么多年依靠的是平民本色,他建議球隊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捍衛平民球隊的本色。
俱樂部生存很難,每一張贈票都會蠶食俱樂部原本就不豐盈的票房收入,自己的球迷應該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來支持俱樂部的發展。
——黃健翔的話道出了很多俱樂部的心聲。如果你真的熱愛足球,如果你真的希望河南足球能夠更好地發展,那么就從“我”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河南足球!
這是水到渠成的,前面有十三年的積累和沉淀,也是建業應該的,更是隊員們努力的結果。
——建業隊主教練門文峰談及沖超的結果,把成績都歸于集團的支持和刻苦訓練的球員。
今年我們的球員都很有出息,打出了水平。南方人會說我們是北方人,而北方人又認為我們是南方人。正是河南這種特殊的地域性和特殊的文化使球員既具備北方的堅忍、勇猛,又具備南方的靈性,這是我們的優勢。但是,如果這些孩子能夠在認識程度和對足球的理解上再加深一層,他們的發展潛力會更大。
——門文峰對隊員客觀而整體的評價。
一路相伴。
——當我們點開新浪網燕浩云的博客時,我們不禁為其中那些對建業充滿情感的翔實記錄而感動,此博客的創始人就是《鄭州晚報》的記者郭韜略,現在此博客由他的弟弟郭奮飛打理。建業奪冠的前一天,編輯部在球場邊觀看球員訓練的一圈記者中找到了郭韜略,他慷慨地允許我們引用他的博客。其實,和很多建業人相比,他們對于建業足球的跟隨更為長久,對于建業足球的情感更為篤厚,讓我們再次一一歷數這些名字:王微晶(《鄭州晚報》記者)、張耘培(《大河報》記者)、孟向東(《河南日報》記者)、劉開銀(《河南商報》記者)……
(文字執筆:何佳穎、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