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石:不甘平庸的種子
在機場的書店,還有其他的地方,都能看到王石的《道路與夢想》在熱賣。在2005年,關于“改革”從1979年全國大討論之后因出現了利益分化而再次引起爭論之際,書中所述的王石和造就王石的這個時代無疑為這場已持續進行了20多年的改革做了最好的注解。
而作為普通人關注的,是王石闖蕩深圳時關于自己狀態的記敘:“這時候,我已經33歲,當過兵,做過工人,在政府機關工作了三年,有一定的閱歷,有一定的信心,更有我所喜歡的《紅與黑》一書主人翁于連的那種不甘于平庸,以個人之力奮斗拼搏的野心?!倍酥?,作為一個平常的年輕人,不甘平庸的種子已然種下:“已近而立之年的我對要選擇的目標是什么卻仍然混沌一團。只有一點我是清楚的:在機會來臨之前要學習,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做知識儲備,否則機會來了也抓不住?!薄霸阼F路沿線出差我總會捧一本書,晚飯后也往往獨自一人關在房間里做讀書筆記,直至凌晨?!?BR> 不甘于平庸,基于此,王石對很多事情有了不同的感受。登山運動磨練了他的體能和意志,無形當中使王石在談判桌上與對方僵持不下的時候處于一種優勢的地位:“我能夠在無人區一呆就是幾天,你能嗎?”對于艱難困苦,王石將之視為意志的磨練并欣然對待,也就不難理解他所持的那份中國人少有的自信心。
對那個時代懷抱感激的人,多是做好了迎接時代洪流的準備,即要求自身知識和素養的完備。
2阿信:苦難不會折斷夢想的翅膀
《阿信》第一次在中國播出,已是20多前年的事情了。那時的中國雖已開始萌動商業的種子,但相信更多中國人對于八佰伴仍然是陌生的。
“我曾數百次聽過《北國之春》,每一次都熱淚盈眶,都為其樸實無華的歌詞所震撼?!碑斎A為任正非先生踏上日本這塊土地,才明白這首歌的創作之意是為歌頌日本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創業者和奮斗者。而作為八佰伴創始人原型阿信的奮斗歷程是二戰之后到20世紀90年代初支持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那批創業者的一個縮影。
因為和日本一衣帶水的關系,文化的相近使得中國人更易認同阿信的堅持、熱情、忍耐、善良、智慧、勤勞、寬容,而阿信身上最重要的特質打動了很多人,那就是:所有的苦難都不會折斷夢想的翅膀。
“我可以忍耐?!?BR> “再多的苦我都可以忍受?!?BR> “有什么需要我來做嗎?”
不怕吃苦、樂于承擔、對未來保持了樂觀態度,是那一代日本人的品格所在,正是這些推動了整個民族的前進和經濟的發展。而忍耐,是因為對自身和周邊環境的期待與不肯放棄,為內心的熱情所驅動?!皬睦娴甑姆諉T,到鄉村小旅館的老太太,從大公司的上班族,到……所有人都這么平和、樂觀和敬業,他們是如此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如此地珍惜為他人服務的機會,工作似乎是他們最高的享受,沒有任何躁動、不滿與怨氣?!边@是中國人所看到的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嚴寒的冬天之后的日本人民,如此地感恩生活并珍惜所擁有,因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
3德蘭修女:擁有你所篤信的
1910年生于馬其頓的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因幫助他人而被世人所懷念。她是一個平常的人,她所做的,是每一個有手有腳的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給別人以做人的尊嚴,如此而已。
她流傳于世的所謂箴言其實再樸實不過: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會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德蘭修女已經清晰明白地看清楚了這個世界,而她依然心甘情愿付出并為此而快樂。今天,在具備“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之前,內心首先要充盈的,必定是自己篤信的信念或者其他。而這些東西,會讓人簡單和看起來大智若愚。
(文字執筆:宋曉鳴)
4阿甘:只要盯著球,眼睛千萬別放松
看完了《阿甘正傳》,沒有人會忘記阿甘那一場三年兩個月十四天又十六個小時的長跑,只是因為想跑,于是跑了起來,成了一個有關奔跑的召喚符號,他的堅持給了越來越多心靈空虛的人以信仰的力量。而當有一天他戛然而止時,令他的追隨者再度陷入了茫然,因為沒有人能夠像阿甘一樣無功利地專注與堅持。
生理上的阿甘是一名智障人士,他習不透現實中所謂的意義與規則,也許正因為這樣,在這段記錄了二戰后美國的迷茫歷史,發生了約翰列儂、3K黨、肯尼迪遇刺、水門事件、越戰、中美乒乓球外交、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1980年法國自由女神像運往紐約港口百年紀念的亂紛紛的變遷中,阿甘,一個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綠弓鎮出生的早產低能兒,成了當時美國夢的唯一勝利者,諷刺的是,這些勝利對于阿甘沒有任何意義。
阿甘的生命無疑澄澈得與內心沒有任何距離。而阿甘的成功只有一句話,就是越南醫院中教他乒乓球的黑人的一句話:“無論如何,只要眼睛盯著球,千萬別放松!”
5梁思成:構筑在城墻之上的理想
我們原本可以擁有一個有完整的內外城體系,寬闊的城墻上面開滿了丁香與薔薇的作為環城立體公園的北京城。
為了給后人留下這樣完美的夢,梁思成曾積極地奔走呼告。然而在這場北京城保衛戰中,梁思成幾乎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那個破舊立新的年代,梁思成保護古建筑的理想畢竟是不合時宜的,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勢必會淹沒于聲勢浩大的建設浪潮中。面對無可阻擋的大量拆除,梁思成經常失聲慟哭。對于一個有著強烈良心與責任的學人而言,他內心受到的煎熬劇烈而沉痛,然而梁思成并沒有因挫折而停止他的建議與呼吁,他的勝利屈指可數,但是團城畢竟保留下來了,當年梁思成構筑在城墻之上的理想,如今在北京城僅存的東便門明代城墻遺址上實現了。普通人一生之中可能很難企及梁思成的成就,然而,這種對信念的堅持意識則是這個時代所需的神情。
當我們今人無不痛惜當年對遺跡的破壞時,不能不對梁思成堅持真理的良心致敬。
(文字執筆:鐘慧)
6雷鋒:榜樣回歸
他是一個時代的榜樣,幾代人崇拜的偶像。在那個全民學雷鋒的歲月里,一個國家公民的奉獻意識和道德觀念都得以沉淀和鞏固。而他,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中國軍人。
那個時代所有的宣傳,不管是刻意而為也好,隨即取得也罷,都是些平常小事。專注與堅持,同樣是他短暫生命中的璀璨火花。那些文字與影像想必不用過多贅述,孤兒的經歷成了他認同組織信念的驅動力,感激心態與認同情懷也是他所為的內在力量。
離開雷鋒的日子,我們和他的精神,以及他所對應的價值漸行漸遠。然而,當社會結構開始發生變化,精神寄托的變化跟不上經濟發展的節奏,榜樣也就會逐漸回歸。在企業中的“職業素養”也就是“釘子精神”的演變,員工對于企業的認同也會逐漸凸現在個人職業領域內,敢于承擔以及專注執著。
雷鋒的頭像除了傳統意義上“為人民服務”的宣傳,開始出現在各個領域,甚至出現有點波普味道的LOGO、紀念章??梢哉f雷鋒已經從具體形象轉化為精神標桿和藝術符號。外在形式的變化正是意味著時代需要這樣的榜樣來溫暖每個人的靈魂。
7圣瓦倫?。簣猿肿约簯鲋?BR> 專注地對待一件事,或許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在外部環境改變的情形下,依然堅持自身的職責卻需要異常的決心和勇氣。公元3世紀的一位主教圣瓦倫丁用他對分內之事的執著,成全了那個時代的愛情。
當年,羅馬皇帝為了贏得戰爭,認為已婚男子都不愿離家當兵,即使上了戰場,還是惦念家中妻兒,不會舍身搏命,因此發布了一道禁止結婚的法令。適齡的男子必須為皇帝效忠,而不得不和心愛的姑娘分別。沒有了主持婚禮的教父,戀人們的盟誓也無法得到公證。但是,圣瓦倫丁依然堅持行使一個主教的職責。他違背皇帝的旨意,秘密為青年人舉行婚禮,因此遭到監禁,于公元271年2月14日死于獄中。
當然,在這位主教為了不違背自己對于教會的諾言和職責,而為青年人舉行婚禮之時,可能并不曾想到自己會因此喪命,也并不會想到自己的忌日會被后人以玫瑰來紀念。他所關注的僅僅是屬于他的工作與責任。
為了紀念他,戀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圣瓦倫丁日。圣瓦倫丁是一位愛的殉難者,為他人的幸福犧牲了自己。我們并不想宣揚這種舍身精神,只是希望每個人都更加用心地對待自己的應做之事。
?。ㄎ淖謭坦P:何佳穎)
8格拉斯:品質中的職業操守
說起品質,自然會想起高爾斯華綏的同名小說《品質》,對多數讀過這篇小說的人來說,小說本身就是對這個詞語最好的詮釋。
格拉斯是個窮苦的、恪守職業尊嚴的鞋匠,他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做的靴子具有最好的品質——舒適合腳、經久耐穿 ;他從不利用廣告,也不粗制濫造,而這些是那時的大公司為了讓顧客不斷跑來購買以增加業務的慣用伎倆。
終于,他的如此堅持使他的生意在大公司的擠壓下一路下滑,不得不盤出一間店面。哥哥因此想不開,死了,只剩下他。僅僅一年的時間,格拉斯老了許多。當“我”收到定做的最后一批靴子并堅定地認為:“不論在式樣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質量上,這些靴子都是他給我做過的最好的靴子?!倍取拔摇比ハ蚋窭贡硎靖兄x時,卻得知他已經餓死了。
隔壁店面的“年輕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說出的一段話道出了格拉斯不幸命運的根源:他親手制作靴子,不讓別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時間;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從不預收工錢,“經常斷炊”……
格拉斯并沒有做什么,他只是恪守職業道德而已。在現在這個重視職業道德、并且定制缺失的年代,像格拉斯這樣的人一定會受到最好的勞動回報和最高的禮遇。
(文字執筆:李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