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借營改增全面實施之機推進價稅分離
中國稅負到底重不重?統計口徑的差異,官方認為不重,學界卻普遍認為偏重,兩者對此從未達成過共識。究其原因:與中國現行稅制結構以及統計口徑差異等有關。
由于中國稅收收入以流轉稅為主,其特點為經濟增長時,財政收入快于GDP增幅,而當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入下降得會更快。這從中國以往財政收入多年維持在兩位數增幅時,財政部屢屢向外界解釋財政收入快于GDP增幅的原因可見一斑。
中國2015年GDP增速放緩至25年最低水平為6.9%,為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8%,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也是1988年以來中國財政收入最低增速。
眼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現實,中國將于5月1日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這也意味著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將全面取消,增值稅取而代之。而在地方主體稅種取消后誰能取代成為地方的主體稅種?從現有稅種分析消費稅可能性最大。
由此也引申出一個現實的問題:中國有必要借營改增全面實施之機推行價稅分離,這不僅有助于普及全民的稅收意識,同時也有助于通過稅收來引導社會消費的方方面面,讓其真正發揮調整經濟結構的作用。
所謂價稅分離,是指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將商品或勞務的價款及其應征流轉稅款在發票中分別注明。實行價稅分離的目的是將隱含的稅款從商品或勞務的價格中分離出來,給購買商品或勞務的廠商和消費者一個明白。
“營改增本身就是一種減稅,中國已經實施了好幾年,包括對農產品等都已經免了增值稅,但在目前價稅不分的情況下,普通老百姓感受不到,為什么?因為發票上看不出價格是多少,稅金是多少,如果價稅分離,即使商品價格沒有下降,至少能看到稅金是沒有的,稅負是否轉嫁也能看得明明白白?!币晃徊痪呙亩愂諏<曳Q。
中國近幾年實施了大規模的“營改增”結構性減稅試點,根據官方統計僅此一項累計減稅逾6000億元人民幣。但對中國普通百姓而言,房價物價上漲并未止步,對政府減稅減負的改革美意感受并不強。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共計592萬戶,累計實現減稅6412億元人民幣,其中,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減稅3133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3279億元。
該位人士提到,全面實施營改增意味著對發票的管理更規范,也是實施價稅分離的好時機,也有助為后續推進消費稅和其他財稅改革作鋪墊。
201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合理確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適合作為地方收入的稅種下劃給地方,在稅政管理權限方面給地方適當放權。
消息來源:路透社中文網
禁摩限電:國家權力“內卷化”之弊
從3月21日開始,深圳交警實施“禁摩限電”專項集中整治活動,在街頭巷尾對摩的、電動車圍追堵截。
4月4日,深圳交警在其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深圳交警“禁摩限電”答疑》,說明“禁摩限電”的三點主要原因:深圳道路交通沒有設計摩的、電動車的道路;國家無標準,行駛無牌照,上路無依據;摩的、電動車事故多發,隱患重重。
摩的、電動車滿足了很多低收入人群的出行需求,而“禁摩限電”這種“擇其小者而禁之”的做法,有欺負弱勢群體、傷害社會公正之嫌。任何公民都有權利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使用交通工具自由出行,如果因為有摩的、電動車在路上橫沖直撞影響交通秩序,深圳警方也應該通過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來解決,而不是取消他們上路的資格。
國家權力的擴張應該以提高社會運行效率為目的,否則其擴張就會成為國家權力的“內卷化”,這表面上看是滿足了一部分民意,實際上則違反了社會運行規律。不論深圳警方采用何種手段讓“禁摩限電”成功,讓深圳大街上的摩的、電動車統統消失,都不會增加國家稅收,也不能提高社會中低收入人群的“通勤效率”。相反,為了維持 “禁摩限電”的政績,政府還必須付出大量的財政支出,雇用大量協警等非正式的執法人員,來維護新體系的運行。而且,“禁摩限電”還會帶來協警灰色收入,以及罰沒摩的、電動車的灰色銷售渠道等問題,成為新的腐敗源頭。
也許,正在抬頭的這種行政權力“內卷化”,和當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反腐倡廉難以深度推進,以及體制內部的惰性,都有密切關系。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內卷化”機理一旦形成路徑依賴,中國急需的社會制度創新就很難發生,這是有識之士批評深圳“禁摩限電”應有的高度和遠見。
消息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中國牛奶庫存高企 新西蘭奶農遭殃
據路透惠靈頓3月29日電,中國曾經幫助推動全球奶制品需求的增長,但自身奶粉庫存高企卻導致奶價大跌,給全球最大牛奶出口國新西蘭的奶農造成生存困境,依賴農業的新西蘭經濟也面臨風險。
奶制品行業一直是新西蘭的經濟支柱,占該國出口的約25%,但過去兩年里,奶農們的合計收入減少了70億新西蘭元(47.4億美元)。
目前,全新西蘭的養牛場有約85%處于虧損狀態,這迫使他們想方設法避免破產和被迫變賣農場。
奶農們的生產困境對新西蘭經濟增長和對奶制品行業有敞口的銀行構成風險,但除了金融成本之外,一些人還擔心有人會因此做出傻事:不堪經營壓力,最后選擇自殺。
新西蘭農場主聯盟(Federated Farmers)近期的調查顯示,它的奶農成員中有11.1%正經歷著銀行抵押貸款帶來的壓力,六個月前這個比例為6.6%。約3%的農場正面臨破產的“極端風險”。
奶制品行業的債務規模在過去十年間增加了近兩倍,在截至2015年6月的一年間跳增了10%。
乳品業不景氣已經影響到整個經濟,央行預測截至2016年3月年度的經濟增長幅度約為2.3%,低于上一年的3.6%。
乳品價格疲軟將對“更廣泛的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BNZ研究主管Stephen Toplis說。
新西蘭央行本月警告稱,壓力測試結果表明,銀行業在乳品行業方面的曝險將損失3%~8%,具體要看價格下跌的嚴重程度。
自2014年初以來,乳品價格下跌約60%,很大程度上與中國在囤積奶粉后需求減弱有關,多數分析師認為奶價將在低點停留較長時間。
“在中國國內,庫存水平和去年幾乎持平?!蔽挥诒本┑腗ahon China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常務董事David Mahon估計,目前的庫存約為30萬噸?!拔鞣睫r戶將面臨非常困難的一年,尤其是澳大拉西亞農戶。農場將會關閉,壓力非常之大?!?/P>
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商——新西蘭恒天然也變得悲觀,近期將支付給1.05萬農戶股東的生乳收購價預估下調至九年低點。
消息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