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央4萬億到地方7萬億等
近期,多個省市紛紛亮出數以萬億人民幣的投資宏圖,聲勢看似直追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務院出臺的4萬億刺激經濟配套。評論人士稱之曰“地方版4萬億”配套,甚至還有人稱之“地方版7萬億”,以凸顯這一輪投資熱之高漲。
與此對應的,是中國經濟減速,樓市降溫,地方政府稅收與財政收入等各類績效指標下行趨勢超出預期的清楚事實。
按照新華社等媒體的歸納,近一個多月里,從天津、重慶、廣東,一直到中西部的山西、貴州,乃至湖南長沙,各家提出的發展名目讓人目不暇接。廣東要發展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總投資逾萬億;重慶主要產業三年振興規劃擬投入1.5萬億;天津建設10條產業鏈,4年內擬投1.5萬億元;貴州拋出3萬億的生態旅游投資計劃;再按照長沙市7月底的宣布,該市今年的重大推介項目達195個,總投資額達8200億元。
但這番雄心壯志背后的虛火,卻難逃觀察人士的法眼。
在當前信貸并不寬松,地方財政收入又銳減的環境下,地方政府的資金從何而來,不免讓人懷疑。地方政府手中無財,要募集龐大的資金只能通過招商引資,或銀行融資實現。即使融資這一途走得通,其結果也是地方債務再次被推高。數據顯示,今年地方政府的到期債務雖比上年減少,但也達到1.84萬億元。同時全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7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8.2%,與去年全年24.8%的增速相比是天壤之別,各地還債已很成負擔,遑論再背新債?
地方政府財政亮紅燈,與中央一年多來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不無關系,但究其根源,中國前期發展的優勢:低成本環境、人口紅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正逐漸消減,才是根本原因。中國高層從2010年就開始更高分貝地強調,必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兩年之后,在經濟減速與房地產調控深化的此時,這股壓力具體地來到地方政府面前,虛張聲勢的投資宣示已被看破,難過的日子即將降臨。
信息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中國特色的“浪漫”擇偶
在中國,從一開始約會的“賭注”就很高:目的在于結婚,愛不愛沒關系。一位朋友最近在北京相親。他發現來的不僅有女孩,還有她媽媽。幾分鐘內,這位媽媽就連珠炮般提出幾個問題:收入如何?哪所院校畢業?有房嗎?
在中國,浪漫通常會成為實用主義的犧牲品;約會往往會變成商業交易。父母們聚集在公園相互介紹各自的子女,單身俱樂部按擇偶要求——身高、收入和財產——來安排約會。對中國男性而言,成為完美伴侶意味著有車有房、高收入和高個頭。而女性須在27歲前結婚,否則就被打上“剩女”標簽。在北京從事剩女現象研究的記者羅希安·雷克認為:“在中國,婚姻通常是一種聚攏資源的方式?!?/P>
中國禁止包辦婚姻,但通過工作單位或家庭介紹對象的做法無處不在。誠然,過去30年這個國家經歷了奇跡般增長,但移風易俗絕非易事。儒家倫理強調婚姻須先要滿足社會義務而非個人渴求。獨生子女政策令這種期望愈加強烈。福利體系的缺失使年輕人被寄予養老厚望:娶誰嫁誰對整個家庭至關重要。
有些女孩甚至花費數千美元參加“嫁千萬富翁培訓班”。雖然這是極端現象,但壓力確實存在。伴隨著中國七夕情人節,許多相親活動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在北京,數百名有本科學歷并交納數百美元年費的會員將參加某單身俱樂部的節日相親,四川某地將舉辦國際女兒節萬人相親大會……人們不僅要尋找迷人的微笑或愛情的火花,還要追尋金錢和締結連理的承諾。
信息來源:美國《紐約時報》
青春因何迷茫?
許多20來歲青年的父母憂心忡忡,因為他們的子女還沒找到自己的事業之路,還沒有結婚,或者還沒有在經濟上獨立。
專家說,這些家長應該淡定一些。對大腦發育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在20多歲年齡段的后期比前期更具有做出人生重大決定的能力??茖W家稱,曾被認為在青春期之后就已發育完全的大腦在人生的第三個十年期仍要繼續發育,清除掉從未使用過的連接,加強剩余的那部分連接,最終達到成年人大腦的形態。
這些發現是一股研究“始成年期”的新浪潮的一部分。始成年期大致是指18~29歲之間的時期,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神經學家都逐漸將其視為一個獨特的人生階段。
對于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充滿壓力的時期。研究表明,焦慮、抑郁、機動車事故和喝酒的比率在18~25歲之間達到高峰,這種態勢往往到28歲才趨于平穩??死舜髮W最近對全國1000多名剛成年的年輕人所做的一項問卷調查發現,72%的人說人生的這一階段充滿壓力,33%的人稱他們經常感到郁悶。盡管如此,還是有89%的人相信他們最終會得到自己的生活所求。
研究人員對青春期和青年期的不同經歷如何對大腦發育產生影響的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他們認為,大腦發育在成年初期尚未完成這一事實“是發生在人類身上最好的事情”,因為它可以讓我們適應變化的環境,“我們可以弄清楚自己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之中以及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樣的一技之長”。
除了80多歲年齡段以外,十幾歲和二十幾歲的人出現抑郁、焦慮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比率比其它任何年齡段的人都高。一些專家認為青年時期過山車式的情緒突變與不確定性造成了這種局面。那些問題到20多歲年齡段后期很多都會緩解。
信息來源:《華爾街日報》
安卓系統手機制造商正在探尋其他替代系統
產業觀察家稱,三星、蘋果官司的裁決暗示,部分手機制造商正悄悄探尋取代Android(安卓)的操作系統,盡管他們公開宣稱將會堅守該系統。
美國法庭裁決三星的Android設備侵犯蘋果的專利,對于Android行動操作系統是個重大打擊,因為這裁決可能帶來銷售禁令或者高昂的授權費用。
這也可能沖擊采用Android系統的較小型廠商,如宏達電、中興通訊和索尼。全球約有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機采用Android系統。
華為、索尼、聯想和中興通訊均廣泛采用Android系統,這些公司向路透社表示,盡管有上述裁決,他們仍會繼續采用該系統。
“裁決和我們所做的沒什么關聯?!敝信d通訊歐洲業務開發主管Chris Edwards稱。但隨著行動設備市場成熟,且會有更多專利官司出現的可能下,部分制造商也正在尋求替代方案。
三星在一項消費科技會議上發表采用微軟新Windows Phone 8軟件的新手機,搶先在諾基亞發表眾所期待的Windows手機之前。
諾基亞股價在三星官司裁決后跳升,因預期Windows系統在法律方面遭遇麻煩的可能性會比Android來得低。
盡管市占率較低,Windows Phone仍是替代Android的主要系統,因蘋果和黑莓機制造商RIM均未將自家系統開放給其他手機廠商使用。
然而,由于Windows在應用程式數量上遠遠落后,因此手機廠商們仍只能繼續使用Android系統。Windows Phone系統的應用程式數量僅10萬個,遠低于Android和蘋果系統的50萬個。
信息來源:路透社